以国内市场走货量较大的硫酸法金红石型钛白粉为例,本季度(7月1日-9月30日)钛白粉价格总体走低,从季度初的22300元/吨到周末的18800元/吨,跌幅达到15.60%。
进入7月钛白粉整体价格进入盘整调和期,总体平均价稳中有升,硫酸法金红石型最高总体平均价一度达到23000元/吨,也正是此时市场进入有价无市的深度阶段。从7月末至8月初全国各大生产商纷纷调价,钛白粉总体价格进入弱势下行阶段,直至9月季末硫酸法金红石型钛白粉总体平均价已降至18800元/吨,振幅达18.26%。
据生意社不完全统计,国内的钛白粉生产商近90家。生产成本与技术要求低,第一季度末、第二季度初价格看涨,成为一大批小型钛白粉生产商应运而生的直接原因,而多数小型生产商的产品在二氧化钛含量、105℃挥发物质量分数、水溶物质量分数和筛余物质量分数等技术指标达不到国家技术标准,在白度等行业认知的层面上也难就人意,致使整个行业鱼目混珠现象比较严重,高端产品目光纷纷投向国外的杜邦、石原等强势产品。
很多同行的价格加速下调,价格战、市场战步步升级。
其次:产业内成本高开低走,下游需求疲软
据统计,2010年我国钛白粉原料钛精矿价格全年涨幅约为65%,2011年涨势更甚,从年初1000元/吨涨至6月的2300元/吨,7月最高价格达到3000元/吨。时至9月,国产品位46钛精矿价格跌至1500-1700元/吨(不含税);海南地区品位50钛精矿价格跌至2200-2300元/吨(不含税),交投市场仍现冷状,后续价格仍被看空。原料成本大幅增加,助推钛白粉价格一路攀升,成本下行,价格回落。
第三季度由于钛白粉价格长期高烧难退,下游企业直呼"伤不起",传统淡季及高位观望导致需求下降,钛白粉失去前期上扬原动力,加之全球经济大环境震荡不明朗,自7月份下旬以来市场震荡阶梯回落,截止9月末,各地市场相继跌破1.9万关口,致使钛白粉整体利润空间压缩下行。
后市预测
第三季度钛白粉市场疲软下行。生意社化工分社钛白粉分析师杨逊预计,大型生产商的几次价格调整,无不刺激同行厂家,价格战开演。第四季度钛白粉市场或走低后震荡盘整,硫酸法金红石型钛白粉整体平均价或跌破17000元/吨大关。